案例导读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平曲率角膜本身的降度具有局限性,因为中央与周边的落差较小,用传统VST设计的OK镜,塑形力有限,较难达到理想的降度效果。然而NPOK镜有双反转设计,可产生三股力(BC的正压、RC的负压、BFR的负压),塑形角膜的同时,联合吸力原理把角膜中央上皮细胞压的更扁,同时使中央及周边细胞更多的组织间液推到反转区的位置,让反转区更陡峭,中央区更平坦。本次分享为一例从其他品牌转换为鹰视NPOK镜的案例,成功解决了平曲率角膜矫正后视力无法提升的问题。
患者基本资料

原始角膜地形图

验配思路
患者的病史
在2023年4月,患者曾于外院验配OK镜(品牌A),定片参数为:R:38.75D/-4.50D ,L:39.00D/-4.50D;后于2023年5月交换处方:R:39.25D/-5.00D,L:39.50D/-5.25D;但患者白天视力不佳,且非常不稳定,无法通过追加一副框架镜解决,故退片来我院配镜。
先给患者试戴品牌B OK镜
荧光配适图如下,双眼平K均为38.70D,分别试戴该品牌最平的试戴片39.5D/10.6mm,染色均呈现光学区小,活动度很大,镜片下位,直径稍小。

进行第二次试戴评估,右眼试戴39.25D/10.6mm,左眼参数不变39.50D/10.6mm。发现右眼周边荧光逃逸,光学区略大,中央塑形力仍然不够,双眼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试片参数,结论是VST设计可能不适合此类患者,所以改用鹰视NP设计的镜片进行试戴。
试戴鹰视NP角膜塑形镜
试戴参数选择:
OD:BFK:39.00D/-4.00D/10.6mm,OS:BFK:39.50D/-4.00D/10.6mm,右眼荧光配适图如下,可见:右眼试戴NP试戴片39.00D,荧光染色状态理想,BC区大小合适,且周边配适良好,并无荧光逃逸,镜片正位,但直径稍小;右眼BFK订为39.00D。

左眼BFK:39.50D,中央荧光淤积,镜片整体配适偏紧,直径较小。

左眼BFK放松到39.00D,试戴后中央荧光淤积稍有改善,但仍偏紧。且RC区有气泡,整体镜片略微偏紧。由于39.00D已经是BFK最平的试戴片,根据此荧光染色状态,最终左眼BFK订为38.50D。

订片思路
因为患者双眼的HVID较大,为12.00mm,且试戴后10.6mm直径明显偏小,故将直径调整为11.2mm。NPOK镜直径改变超过0.4mm以上,通常情况下需要放松或者收紧0.25D,该患者在定片时,直径改变为0.6未进行放松,到片配适稍紧,但后期配戴效果良好,视觉质量未受影响,故无需再进行调片。此案例属于个案,一般情况下还是建议直径改变幅度较大时,需放松或收紧BFK。
订片处方如下:

配戴结果
取镜时:本例到片当天配戴时荧光配适图如下:

取镜状态:右眼BC稍小,双眼配适状态良好,直径合适
复查情况
戴镜一周:
患者每天睡9小时,检查时间为上午10点,双眼视力1.0,患者诉下午和晚上视力稍有下降;嘱患者继续戴镜,半月后可下午复查看视力。

戴镜1周角膜切线图
戴镜3周:
患者下午4点复查,双眼视力1.0,患者诉全天清晰,荧光配适图如下,可见染色状态良好,BC较取镜时变大,双眼镜片荧光配适略偏鼻上方,塑形后角膜地形图位置居中。

戴镜3周的荧光配适图

戴镜3周的荧光配适图
戴镜3月:
患者视力仍非常稳定,双眼1.0,角膜地形图双眼稍鼻偏,但角膜健康无点染无压痕。眼轴右眼增加0.02,左眼增加0.03,近视控制效果良好。
案例小结
相对平坦的角膜条件在角膜塑形镜验配过程中颇具难度。通常容易出现日间视力残余现象,此时需要外置镜加以补充,并且多数情况下还伴随着角膜反弹快、影响视觉质量,后期控轴效果不理想等状况。鹰视NPOK镜所具备的三股力设计优势显著,其镜片自身的RC区具有吸力作用,与此同时,BFR 也会形成另一股吸力,这两股吸力共同发挥作用,能够确保中央塑形区和周边AC区更多的细胞液堆积至反转弧区,进而形成更强大的塑形力。对于角膜曲率较为平坦且度数相对较高的情况而言,NPOK镜的三股力设计能够更出色地进行塑形和降度,从而使患者在次日获得令人满意的日间视力。
结论
在本案例中,该患者角膜曲率较平且近视度数较高,在验配以及控制近视方面均存在较大难度。在排除角膜塑形镜禁忌症后,先为患者试戴采用VST设计的OK镜,结果发现配适不理想且无法进一步调整,于是决定试戴鹰视NPOK镜。试戴后荧光配适十分理想,配戴一周后视力便达到了 1.0,达到理想的降度效果。因此,未来碰到此类角膜就可优先选择NPOK镜。
1
双反转弧设计
NPOK镜的双反转弧设计能够形成三股力同时作用,产生较大的塑形力及负压的力量,同时也产生较大较宽的离焦环。这对于角膜曲率较平,度数高的患者来说,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塑形效果。
2
拓扑拟合科技
NPOK镜采用的拓扑拟合科技,能够精准匹配角膜表面形态,定位更佳,保障中央塑形效果。
综上所述,NP角膜塑形镜的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处理特定角膜形态和近视控制需求患者的理想选择。通过精确的设计和专业的验配流程,NP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并有助于控制近视的进一步发展。
本期分享嘉宾
张蕊 主任
任职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眼科学与眼视光学学会委员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会员
- 大连市近视防控专家组成员
- 大连市科普讲师团成员
- 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带教教师
- 大连医科大学兼职讲师
-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兼职教师
- 各种屈光手术及多种品牌角膜塑形镜的认证医生。
- 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眼科学专业。长期从事眼视光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SMILE全飞秒、SMART全激光、飞秒-LASIK等各种类型的近视屈光手术,精通各种品牌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巩膜镜及RGP的验配、各种屈光不正框架眼镜的验配、中老年花镜的验配、圆锥角膜的诊治、儿童弱视的诊疗、双眼视功能检查、各种视疲劳症状的结果分析并指导视觉训练。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及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修期间,主攻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及各种屈光手术的操作。对于各年龄段人群的近视、远视、散光可提供最佳的矫治方案,对儿童及青少年近视防控有深入的研究,精通与视光相关的疾病的诊治。
- 参与多项省级、市级、委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在核心心及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作者|张蕊
编辑|市场部
审核|医学事务部
本文由张蕊主任审核同意发布
文字版权归属张蕊主任和鸥博鹰视所有
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翻译及传播